如果物料需要采取气力输送而不知道怎么选择的话可以看一下此篇文章,气力输送其实很简单,因为实际上它只有两个类别:如果输送的材料悬浮在整个管道的空气中,则该机制符合稀相输送的定义,反之,如果以非悬挂模式以低速输送,则系统属于密相(浓相)输送。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而且存在很多误解和错误选择的空间,那么设备需求方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第一步是了解每种气力输送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第二步是查看特定的工艺规范,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选到最适合的气力输送。
一、稀相气力输送
稀相气力输送在低压下使用高气体速度。输送气体的体积和速度足以使被输送的物料保持悬浮状态。材料以连续的方式输送,并且不会在任何位置累积在输送线的底部。对于稀相输送,必须保持相对高的输送空气速度。稀相系统的典型速度在15m/秒左右。然而,在输送开始时有一个拾取速度,在末端有一个终端速度,以及整个生产线长度的加速度。
1.优点
从投入来看,由于稀相系统相对简单,与密相(浓相)相比前期投资成本非常低,价格相对便宜,经过多年发展稀相气力输送变的更加完备,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通过管道以稀相悬浮液的形式输送,无论颗粒大小,形状或密度如何,稀相系统也易于维护,与密相(浓相)系统相比,修复要少得多。
2.缺点
过高的速度可能会对物料造成损失。在稀相输送过程中,输送的颗粒会发生很多退化,因为速度很高,导致产生灰尘和物料破碎。此外,稀释相用于研磨产品会导致输送线和管道弯头的磨损。这种高速度也可以显示在电费上。由于高速输送的功率要求较高,稀相比密相(浓相)的能量效率低,输送距离越短输送量越小则越明显。
二、密相(浓相)气力输送
密相(浓相)输送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这使得难以完整地定义。比如塑料加工颗粒,为其做为一种气力输送系统,那么一般会将会通过管道移动材料—理想的塑料颗粒—低速和高压,颗粒沉降并积聚在水平输送线的底部。颗粒被拖拽,并可能以间歇性的浪涌流动密相(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典型速度大约在10m/秒以下,与稀相气力输送一样,在线的起点和终点处有一个拾取速度和终端速度,以及整个加速度。
1.优点
较低速度的输送可以减少材料和系统的磨损。在密相(浓相)气力输送阶段,材料几乎没有损坏,这是密相(浓相)气力输送最好的优点之一,由于这个原因,易碎或易于涂抹的材料非常适合这个系统,由于速度较低,研磨产品在密相(浓相)中也往往更好。如今,能源效率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是如此,通常情况下如果系统设计得当密相(浓相)气力输送一般比稀相更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