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走进世博园,近距离“打量”了这套系统。工程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10日,该系统将开始试运行,目前,建设者正在对各种设备进行调试,并在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这四个永久性场馆内建垃圾投放口。 “我们把中国馆的垃圾投放口建在该馆的一根立里。你从外面看是一根红色的柱子,里面可是暗藏‘玄机’。 ”
志愿者将提醒游客分类投放
据介绍,所谓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利用环保型抽风机制造气流,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真空管道网络,将各个垃圾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实施气、固分离,再经过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最后被悄悄地送出园区,运至垃圾处理厂。这是一种高效、卫生的垃圾收集方式,由上海城投环境实业公司负责建设的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工程,将是国内首次应用于大型场馆和市政道路垃圾收运的自动化系统。
在“一轴四馆”区域,记者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智能化垃圾投放口。它们一身绿装,两个一组,分别向两侧弯曲,仿佛一棵棵嫩芽。每个垃圾投入口都将有红、绿两个按钮,如果投入的是可回收垃圾就按绿色按钮,如果投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就按红色按钮。世博会开幕后,这里会出现一批志愿者,提醒游客将要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提醒他们不要投放餐饮垃圾,从而让整个垃圾处理系统更有效地运行粉体输送。
据介绍,在园区的市政道路上,这样的垃圾投放口目前共有53个。当垃圾被投进这些“嫩芽”中后,会开始怎样的“旅程”呢?原来,这些投放口有自动控制设备,当储存的垃圾达到一定量后,将进入与投放口连通的地下管道网络。此时,距离投放口近千米外的抽风机开始“大口大口”地抽气,用强大的吸力将垃圾吸往 “垃圾收集站”,其平均运送速度可达60米/秒,粉体输送。